基础信息

书名:古文辞类纂(全2册)
作者:姚鼐 编
出版社:崇文书局·读客
出版时间:2018年9月
ISBN:9787540343880
字数:570千字

推荐语

桐城派大家姚鼐精选历代汉语范文,详解汉语写作的基本方法。

内容简介

· 桐城派文学大家姚鼐,精挑细选13类700篇历代汉语范文姚鼐所选文章,以“唐宋八大家”作品为主,唐代有韩愈、柳宗元,宋代有欧阳修、曾巩、王安石、苏洵、苏轼、苏辙;其前选入战国、秦汉的部分作品,其后选入明代归有光、清代方苞、刘大櫆的作品,中间选入元结、张载等人的作品。魏晋六朝之作,只选入辞赋若干篇,颂赞若干篇。全书分为论辨、序跋、奏议、书说、赠序、诏令、传状、碑志、杂记、箴铭、颂赞、辞赋、哀祭13类,文约700篇,合为75卷。· 姚鼐逐篇点评,详解汉语写作的基本方法姚鼐不仅精选出历代范文,还逐篇进行点评校勘。这些点评不仅指出了每篇文章的流变线索,使读者可以纵览汉语文学的发展变化并了解文学大家之间的渊源;而且对作品进行了解释和分析,辅助读者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,学习汉语写作的基本方法。· 光绪32年求要堂刻姚鼐晚年定本,补全姚鼐批注,简体横排易读本《古文辞类纂》在姚鼐生前仅以钞本的形式流传。嘉庆年间,康绍镛据姚鼐中年所订钞本刻印成书,世称康本。道光年间,吴启昌又据姚鼐晚年定本刻印成书,世称吴本。光绪年间,滁州李承渊得姚鼐晚年传其幼子姚雉的圈点本,请桐城萧穆取康、吴二本详细勘校后刻印成书,世称求要堂本。求要堂本堪称集大成的定本。本次整理出版,即选取根据求要堂本刊印的中华书局四部备要1924年铅印本为底本,并补全姚鼐所有批注,以简体横排易读本的面貌呈献给读者。· 曾国藩推荐儿子一定要读的8种书之一曾国藩咸丰9年给儿子曾纪泽写信时,曾谈到自己的读书法门:“余于四书五经以外,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庄子》《韩文》四种,好之十余年,惜不能熟读精攻。又好《通鉴》《文选》及姚惜抱所选《古文辞类纂》、余所选《十八家诗钞》四种,共不过十余种。……泽儿若能成吾之志,将四书五经及余所好之八种一一熟读而深思之,略作札记,以志所得,以著所疑,则余欢欣快慰,夜得甘寝,此外别无所求矣!”· 钱锺书16岁熟读《古文辞类纂》钱锺书的父亲钱基博先生是国学大家。他对《古文辞类纂》极为推崇,认为其“分类必溯其源而不为杜撰;选辞务择其雅而不为钩棘。荟斯文于简编,诏来者以途辙”。他曾选择《古文辞类纂》作为少年钱锺书的文学读物。对此钱锺书在《谈艺录》中回忆道:“余十六岁与从弟钟韩自苏州一美国教会中学返家度暑假,先君适自北京归,命同为文课,乃得知《古文辞类纂》……等书。”阅读《古文辞类纂》对钱锺书打下坚实的国学基础很有帮助。

作者简介

作者姚鼐,清代著名的桐城派文学家、教育家。字姬传,又字梦谷,室名惜抱轩,世称惜抱先生,安徽桐城人。姚鼐出生于世代官宦之家,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。乾隆二十八年(1763年)进士及第,授翰林院庶吉士,曾历任兵部主事、礼部仪制司主事、山东乡试副考官、湖南乡试副考官、恩科会试同考官、刑部广东司郎中、四库全书纂修官等职。乾隆三十九年(1774年)辞职南归,后陆续在扬州梅花书院、安庆敬敷书院、歙县紫阳书院、南京钟山书院等地主讲,余生致力于治学和教育事业。姚鼐在诗文的创作上成就卓著,是桐城派文学的集大成者,与方苞、刘大櫆并称为“桐城三祖”。他的一生著述很多,汇为《惜抱轩全集》八十八卷。所编纂的这部《古文辞类纂》影响很大。

 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