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础信息
书名:训子语译注
作者:张履祥 著;张天杰 译注;余荣军 增编/译注
出版社:上海古籍出版社
出版时间:2020年12月
ISBN:9787532598441
字数:186千字
推荐语
全面解读张履祥以修养德行为先、强调立志、倡导耕读相兼的思想理念。
内容简介
本书以《训子语》为主体,补充以其他相关重要文字十三篇,是张履祥家庭教育思想文献的精编集成。作者语言凝练,情真意切,教导子弟时也是循循善诱,推心置腹,处处体现着张履祥以修养德行为先、强调立志、倡导耕读相兼的思想理念。全书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:第一,《训子语》二卷,共十二篇。以同治江苏书局版《杨园先生全集》为底本,以康熙四十三年(1704)海昌范鲲主持刊刻本为参校本,并参考中华书局2002年版《杨园先生全集》、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《张履祥诗文选注》等著作。此书为张履祥晚年重要著述,倡导以忠信笃敬为本,以立身行己为要,以及积善与耕读的农士家风,并提出立身四要、居家四要等观念,形成完整的家庭教育理论体系。第二,从《清经世文编》等书中广泛搜集张履祥论述子弟教育、读书做人以及进德修业等方面的相关文字十三篇,作为《训子语》的补编,以助读者从更广阔的视角了解张履祥的家庭教育思想。
作者简介
作者张履祥(1611年-1674年),字考夫,号念芝,号杨园。浙江桐乡人。万历三十九年(1611年)十月初一生。世居杨园村。十五岁补县诸生,屡试不第,崇祯六年,在颜统家里当家教。崇祯十七年,到绍兴拜致仕御史刘宗周为师。明亡后,刘宗周自杀,张履祥闻知痛哭,绝意仕进,隐居以教书为生,又耕种其中。讲究农桑,并身体力行,顺治十五年,著有《补农书》,自言“农事不理,则不知稼穑之艰难;休其蚕织,则不知衣食之所自”。清康熙十三年(1674年)七月二十八日卒。世居桐乡杨园村,学者称杨园先生。张舜徽生平最喜诵习其书,晚年撰《清儒学记》,即以张履祥居首。著有《经正录》《愿学记》《问目》《备忘录》《初学备忘》《训子语》《补农书》《丧葬杂录》《训门人语》等,后人辑为《杨园先生全集》五十四卷。